(资料图片)
永德县充分发挥知青资源优势,以中远海运帮扶永德为契机,积极争取沪滇项目,在勐底农场社区管委会白塔社区建成知青文化园,讲好知青故事,把知青挥洒汗水的地方建成旅游景区、乡村振兴示范点。
1965年至1971年530名来自四川、上海、成都、昆明的知识青年,来到永德县勐底农场、永康农场参加农场建设,为农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为更好地纪念知青岁月,永德县在勐底农场修建了知青文化园,知青文化园分为知青纪念墙、专家工作站、知青纪念馆、知青人家、知青水井、知青食堂、知青荔枝园7个部分。
在“知青人家”,记者见到了“知青人家”的主人葛定豪老人,听他讲知青故事。1970年6月,葛定豪和其他上海知青一起来到永康农场,开启了知青生涯,怀着满腔热血与当地群众一起在莽莽林海中战天斗地、开荒造田、烧砖建房、建设家园,用忠诚、青春、热血书写着壮丽的人生。
1974年,葛定豪与湖南支边青年柒雪娥喜结良缘,这里就是当年他们的新房,葛定豪老人回忆,房前这两棵葡萄树就是他们在结婚的前一天种下的,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,后来被人们称为知青葡萄、爱情葡萄。
1979年,知青返城,葛定豪毅然放弃了回城的机会,义无反顾地留在永康农场,因为这里有他要守护一生的人,更是他挥洒了青春的地方。
走进知青纪念馆,知青上山下乡生产生活场景历历在目,记载着全体知青对“第二故乡”的眷恋。知青纪念馆由展品陈列室、知青书屋、知青宿舍、知青火塘四个板块组成,展示了勐底农场从1955年成立到如今的发展历程和知青来到农场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,通过一批批的拓荒者以及几代人的努力,把曾经的瘴疠之地建设成为如今芒果、荔枝飘香的大美农场。
胡桂兵专家工作站是知青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,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,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、专家工作站站长胡桂兵为永德县带来了人才、资金、项目,他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时代“知青”。1966年农场从广东引进黑叶荔枝开始种植,1973年上海知青又从广西引进了妃子笑、桂味等新品种,由于新品种的品质好、产量高,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荔枝产业成为了永康农场的支柱产业,知青们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大量种植,后来这块荔枝地被当地的老百姓取名为“知青荔枝园”。经过50多年的发展,荔枝树老化、病虫害高发,管理技术差、产量减退等问题突出。2018年,胡桂兵专家工作站的成立,主攻荔枝丰产稳产以及新品种引进推广的课题。通过三年的科研攻关,荔枝丰产稳产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,亩产由原来的2000斤增长到3000斤,真正做到了提质增效。
如今的勐底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,产业兴旺、居民安居乐业,处处充满了生机,各民族持续交往交流交融,传承和延续着“知青精神”,共同团结进步,共同繁荣发展,携手共续乡村振兴新篇章。2022年末,勐底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户籍人口6005人,辖区人口7234人。土地总面积4.53万亩,其中水果1.5万亩,主要以芒果、荔枝等水果种植为主,茶叶4875亩,水稻1805亩,202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.33亿元,人均纯收入突破2.8万元。
永德县勐底农场社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李丹满怀信心地说:“在上世纪60年代,知青给我们带来了新思想、新文化、新技术,对于我们勐底农场来说知青是一种精神,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,为我们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勐底农场现在产业兴旺、群众富裕、环境优美,并且已经成为了万亩果园的标准示范基地。接下来,我们一定不负使命,讲好知青故事,把知青留给我们的产业做大做强。”
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忠林 周荣梅 文/图
标签:
相关新闻